汝窑瓷釉呈色机理研究概述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Ru Kiln Glaze Color
彭星,张茂林
摘要(Abstract):
汝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汝窑青瓷素有“天青色”的美誉。从化学组成的角度看,汝釉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元素。汝釉具有低硅、高铝、高钙的特点,为汝瓷釉层中析晶—分相结构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理化条件。汝釉在较强的还原气氛下烧成,铁元素主要以二价铁离子的形式存在,使釉面呈较纯正的青色。汝釉的烧成温度较低,降温过程可能较慢,有利于釉层中析晶—分相结构的形成,而析晶—分相结构导致的物理着色作用有助于釉面表现出蓝色乳光。
关键词(KeyWords): 汝窑;青釉;析晶—分相结构;呈色机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彭星,张茂林
DOI: 10.13958/j.cnki.ztcg.2023.01.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宝丰清凉寺汝窑[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
- [2]孙新民.中国古代名窑:汝窑[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6.
- [3]韩倩.“故宫博物院汝窑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6(3):152-158.
- [4]蔡毅.故宫旧藏看汝窑[J].紫禁城,2015(11):68-81.
- [5]郭演仪,李国桢.宋代汝、耀州窑青瓷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84(2):226-235.
- [6]郭景坤.古陶瓷科学技术6:2005年国际讨论会论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 [7]丁银忠,李合,孙新民,等.清凉寺窑出土汝官瓷与民汝青瓷胎釉配方及工艺的对比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3(3):62-73.
- [8]孙关根.中国古陶瓷学:中国古陶瓷研究(第8辑)[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223-229.
- [9]李家治,陈显求.古陶瓷科学技术1:1989年国际讨论会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266-271.
- [10]李融武,杨雷,李国霞,等.汝瓷着色机理的中子活化分析和Mssbauer谱[J].科学通报,2002(8):572-574.
- [11]张雪华,赵维娟,孙洪巍,等.清凉寺窑汝官瓷和张公巷窑青瓷釉的析晶-分相结构[J].硅酸盐通报,2009(1):94-97.
- [12]殷海玮.结构色成色机理与制备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8.
- [13]孙关根.中国古陶瓷研究(第7辑)[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
- [14]周仁,李家治.中国历代名窑陶瓷工艺的初步科学总结[J].考古学报,1960(1):8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