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陶瓷专业人才人文精神培育的意义SIGNIFICANCE OF FOSTERING A SPIRIT OF HUMANITIES TO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CERAMIC WORKERS AT UNIVERSITIES
杨应慧,孙传文,于华珍
摘要(Abstract):
陶瓷艺术作品是一部活的历史教科书,是培育高校陶瓷艺术人才人文精神的可贵资源。首先,陶瓷的纹饰及器型是一定文化象征符号的体现,具有一定独立审美价值。其次,陶瓷作品的历史发展体现了不同阶段的价值追求。同时,陶瓷艺术作品的创造者必须体现人文精神。一方面,艺术创造者要有创作的理念。另一方面,创作过程实质是一定人文精神的融入。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校陶瓷专业人才人文精神的培育具有现实可行的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陶瓷专业人才;陶瓷;人文精神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应慧,孙传文,于华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阿芒.关于科技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若干想法.哲学研究,1986.1
- 2胡晓鹤.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求实,2003.11
- 3朱顺龙,李建军.陶瓷与中国文化.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 4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 5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 6刘春霞.古陶瓷纹饰中的社会心理和人文情怀.中国陶瓷,2007.4
- 7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 8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
- 9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
- 10陆明华.中国陶瓷.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 11朱顺龙,李建军.陶瓷与中国文化.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 12陈小鸿.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 13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