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质神的熔融——王修功的釉彩幻象Melting of Form and Spirit: Wang Xiugong's Glaze Illusion
林洁
摘要(Abstract):
<正>对于艺术品的解读,正确的方法应是重建出这些作品产生时的位置与立场的空间~([1])。因此,对陶艺家王修功作品的解读,必须回溯他半个世纪的从陶生涯:1957年至1979年的产业阶段、1980年之后的艺术创作阶段。第一阶段,他被誉为中国台湾陶瓷工业拓荒者;第二阶段,他在作品中实现了形、质、神的熔融,对现代陶艺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和拓展。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林洁
DOI: 10.13958/j.cnki.ztcg.2023.02.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谢东山.台湾现代陶艺发展史[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15:8.
- [2]王修功陶瓷集[M].新竹:国立交通大学艺文中心, 2002:8,14, 33, 61, 62, 100, 89, 216.
- [3]第2届新北市陶艺奖陶艺成就奖[M].新北: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 2015:18, 20.
- [4]林清玄.烧出璀璨的春天:陶瓷家王修功[J].时报杂志,1983(1).
- [5]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 55.
- [6]王修功.中国陶:王修功现代陶艺卷[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10, 25-26.
- [7]胡小军.向名师学陶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46, 47.
- [8]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3:833, 837.
- [9]宋龙飞.台湾陶瓷工业的拓荒者:王修功[J].艺术家,1982(1):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