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 Sol-Gel法制备纳米ZnO复合粉体的工艺研究

    张帆;邵义;方立明;

    利用Sol-Gel法,在制备ZnO粉体过程中添加不同比例的Y2O3、CeO2、La2O3、Eu2O3等稀土氧化物。然后在600℃煅烧2h后进行24小时的球磨,过300目的标准筛得到粒度分布均匀的掺杂稀土氧化物的ZnO复合粉体。利用DTA、XRD、SEM分别对ZnO复合粉体的热性质和物质构成、形貌、粒度分布、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从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

    2009年06期 v.1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5 ]
  • 溶胶包裹钛酸钡陶瓷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

    方立明;邵义;张帆;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四丁酯、乙酸钡和乙醇为原料,分别以Fe(NO3)·39H2O和La(NO3)·36H2O为Fe3+和La3+源制备掺杂BaTiO3溶胶,用(Ba0.97La0.02)(Ti0.97Fe0.04)O3溶胶包裹BaTiO3纳米粉体,采用不同的烧结工艺制备了溶胶包裹BaTiO3陶瓷。用XRD、SEM等手段对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用LCR测深仪测试陶瓷的介电性能。1kHz测试频率下,用(Ba0.97La0.02)(Ti0.97Fe0.04)O3溶胶包裹BaTiO3纳米粉体,可以在1260℃烧结温度下获得高致密的BaTiO3陶瓷,获得了最大介电系数为3610,容量变化率约为7%,介电损耗值范围在2.1%~3%之间的掺杂BaTiO3陶瓷。

    2009年06期 v.16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0 ]
  • 建筑陶瓷快烧无光釉的研制

    董伟霞;包启富;阮丁山;

    实验以CaO-Al2O3-SiO2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生料形式引入,通过单因素法探讨了长石、硅酸锆以及滑石和氧化锌的含量对釉面效果的影响。该无光釉适合在1180℃快速烧成,其釉面光泽度为14%,白度高达85%,热稳定性经20~250℃六次不裂,防污能力好。

    2009年06期 v.16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3 ]
  • 铝酸锶稀土发光粉的研究

    郭杰洲;童义平;章宋洁;张燕霞;

    实验用燃烧法成功合成了SrAl2O4:Eu3+,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对影响发光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的研究,优化得到了最佳合成条件。

    2009年06期 v.16 13-1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7 ]
  • 中温锆系颜色秞的研究与探讨

    刘文茂;余端略;舒新兴;王炳山;

    介绍了中温锆系颜色釉研制方法和步骤,探讨了锆系颜色釉的配方及相互配色情况、制备工艺过程对釉性能及产品性能的影响等,并得出最佳配方及工艺参数。

    2009年06期 v.16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 添加剂对永磁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研究

    王自敏;谢瑞兵;喻声频;张云程;任新民;付贵新;

    介绍了一种改善永磁铁氧体磁性能的方法。适量Sr(BO2)2,CaSiO3,Fe2O3,Al2O3均匀混合,并在900~1000℃下进行保温1~3小时的热处理之后,可以使永磁铁氧体的HCJ在不降低的情况下,其Br提高0.01T以上。

    2009年06期 v.16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6 ]
  • 溶胶-凝胶法合成钛酸钡超细粉体影响因素及物性表征

    姜海英;

    着重研究了以钛酸丁酯和醋酸钡为原料,采用Sol-Gel方法制备高纯BaTiO3超细粉体的制备工艺和工艺参数。成功地制备了平均粒径小于50nm、纯度>99.5wt%、化学计量、近似球形的粉体;同大多数工艺相比具有周期短、控制参数产率达95%、成本较低等特点。借助X-ray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综合研究了加水量、水解温度、溶剂的选择及用量、pH值、凝胶温度、陈化时间、湿凝胶干燥条件、煅烧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粒径、团聚性能、粉体活性、比表面积的重要影响。

    2009年06期 v.16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1 ]
  • 节能型镁质强化瓷的研制

    王耀;

    以MgO-Al2O3-SiO2三元系统相图为理论依据,较深入地研究了广丰滑石等主要原料对提高瓷胎机械强度的影响,确定了低温下成瓷的坯釉配方,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研制的镁质强化瓷产品规整、色泽柔和,各项指标达到日用瓷器优质瓷标准。经检测,瓷胎中存在一定量的顽火辉石和堇青石,并与针状莫来石交织在一起,从而提高了瓷胎的机械强度。

    2009年06期 v.16 24-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0 ]

专题评述

  • 数据采集卡在自吸式烧嘴梭式窑控制中的应用

    吴卫兵;张泽兴;汪用瑜;胡国林;

    液化气梭式窑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陶瓷的烧成。但自吸式烧嘴液化气梭式窑却难以实现自动控制,完全靠手工操作实现烧成过程,很难保证烧成质量。本文借助数据采集卡开发控制系统,结合已改进的自吸式烧嘴梭式窑,对其进行了温度与气氛控制实验。经过实验工况证明,用数据采集卡实现液化气梭式窑的自动控制是可行的,并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2009年06期 v.16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 隧道窑设计中的节能分析

    周露亮;胡国林;吴卫兵;王志中;

    对我国现代隧道窑在节能方面所做的改进作了一定分析,指出预热带结构、燃烧技术、余热利用、轻质窑车是隧道窑节能设计的主要问题。

    2009年06期 v.16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9 ]
  • 论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创新

    周少华;金逸林;徐殷;李邦强;徐晓锋;彭勃;

    从研究龙泉青瓷传承与发展的历史出发,通过对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龙泉青瓷产业在传承和发展过程的观察和思考,探讨新时期龙泉青瓷继承、保护、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2009年06期 v.16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8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20 ]
  • 宁波越窑青瓷的产业开发研究

    万剑;

    越窑青瓷既是传统产业,更是特色文化,特在地域性、独特性、稀缺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中,研究和继承越窑青瓷历史文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进行相关的产业开发,让越窑青瓷闪耀更璀璨夺目的光芒。

    2009年06期 v.16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7 ]
  • 构建创新型陶瓷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冯双燕;欧阳小胜;刘淑荣;

    分析了景德镇陶瓷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构建创新型陶瓷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和五大优势;同时提出了构建创新型陶瓷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对构建景德镇创新型陶瓷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2009年06期 v.16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5 ]
  • 紫砂朱泥的初步研发

    王小龙;高丽君;

    通过对历史上紫砂朱泥的成矿地质特征及在陶土中的含量占比研究,并对宜兴紫砂朱泥的矿物成分与化学组成进行分析,阐述了新近研发成功的"龙君朱泥"的成分结构和特色。

    2009年06期 v.16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5 ]

陶艺纵横

  • 走向环境装饰的现代陶艺

    张谦;

    通过分析现代陶艺作品的造型特点,釉色多样性和现代设计构成理念的时代特征,结合传统陶艺的工艺制作方法,体现出一种具有时代审美特性、极具视觉张力和美感表达的现代陶艺。现代陶艺的审美特点通过室外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合与环境的需要达到一种理想的、和谐的、唯美的空间艺术创作。充分体现出现代陶艺创作的多样性和展示的多元性,达到一种现代陶艺作品审美需求与环境空间需求相结合的理想境界。

    2009年06期 v.16 47-4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 论日用陶瓷产品的安全性设计

    汪浩;

    安全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设计师越来越关注人们的日常行为,反映和满足人类安全需求的日用陶瓷产品安全性问题在设计领域中已逐渐突显出来。本文从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途径入手,分别从造型与结构、色彩、工艺以及材料方面分析了日用陶瓷产品的安全性设计,通过分析表明,安全是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最基本的主题。

    2009年06期 v.16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5 ]
  • 趣味元素对陶瓷产品造型设计的影响

    胡捷;高方志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更渴望好的产品出现,以适应时代的潮流,而现在市场上的产品差强人意,色彩与造型心理尤其严重。人们在谈及到一款产品设计时,经常会用到"挺漂亮的","挺有创意","挺有意思"等等词汇,其实从审美的角度来讲,这些词汇都是对于设计师、产品和受众之间的情感征兆的描述。选择该论文题目是自己对社会现象得认识了解,是自己对陶瓷产品造型的体会,通过自己的总结,使大众对设计中趣味元素的应用有深刻得认识,并观注设计的发展趋势。

    2009年06期 v.16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3 ]
  • 曼生壶造型对紫砂创作的启迪

    韦钟云;

    对清代陈曼生对紫砂壶的造型设计方面所作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合笔者从事紫砂壶造型设计的经验,阐述了曼生造型对紫砂壶造型设计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多路思考"这样一种创新思维方式。

    2009年06期 v.16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0 ]
  • 浅论现代陶瓷综合装饰艺术的创新

    喻晓莉;余素芳;

    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使陶瓷装饰艺术得到了充实和发展,综合装饰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吸引大众,本文在探求传统陶瓷艺术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现代陶瓷综合装饰创新的源泉,阐述了综合装饰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对现代陶瓷综合装饰发展的作用,着重论述了创新是现代陶瓷综合装饰艺术发展的。

    2009年06期 v.16 58-5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