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

  • 陶瓷窑炉热工技术的新进展

    高力明;洪日辉;王伟林;李朝有;刘蓓瑛;

    对近年来我国陶瓷窑炉热工技术在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进展作了概略的综述,即(1)加强能源管理,积极推进节能减排进程:重点介绍了能源管理的有关法规的制订与实施;(2)开展洁净煤技术的试验与研究:着重介绍了水煤浆的应用和煤的气化技术的进展;(3)重视新的燃烧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详细讨论了富氧燃烧和高温低氧燃烧等新的燃烧方式;(4)干燥技术的进步:介绍了少空气快速干燥器;(5)着手热工设备的最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开发。

    2011年04期 v.1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8 ]
  •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状况与发展

    同继锋;

    概述了2006~2009年建筑卫生陶瓷产业情况,总结了2006~2009年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科技进步,展望了"十二五"期间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

    2011年04期 v.18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5 ]
  • 工业陶瓷发展现状及动向

    吴建锋;冷光辉;

    综述了我国工业陶瓷的发展现状及动向,对当前国内外工业陶瓷科研和市场化方面的形势及我国工业陶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阐述。

    2011年04期 v.18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62 ]
  • 我国色釉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朱振峰;

    从我国色釉料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仿古砖色料、全抛釉技术、喷墨打印技术、原料标准化以及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评述。

    2011年04期 v.18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0 ]

研究报告

  • TiO_2/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梁凯;

    以四氯化钛溶胶为前驱体,硝化后的碳管为载体,采用溶胶-水解法制得TiO2/碳管纳米复合材料。运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分别对硝化后的碳管和复合材料的晶相组成、形貌特征和显微结构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NTs表面修饰了羟基、羧基等基团;样品由TiO2和碳管组成,且TiO2主要以锐钛矿晶型为主;TiO2颗粒呈椭圆形均匀负载在碳管外表面,平均粒径在7nm左右。

    2011年04期 v.18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4 ]
  • 釉里红的研究

    王有金;付江盛;石棋;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本实验通过改变釉里红釉的色料、盖釉和底釉的配方及组合方式,探讨了影响釉里红呈色及流动状态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CuO含量不仅影响釉里红釉的呈色,还对釉料的高温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底釉、盖釉配料中的熔剂对釉里红呈色的影响十分明显。

    2011年04期 v.18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7 ]

专题评述

  • 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的文献考察

    陈宁;徐波;

    在景德镇设官监造,宋时已有,元代还成立了专门的官办监陶机构"浮梁磁局"。但是宋元时期监陶官的主要职责是收取地方瓷器生产税,设置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这与明清时期御窑厂督陶官有很大不同。明清时期,朝廷在景德镇建立御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并委派官员督陶。督陶官作为御窑厂的直接负责人,在御器生产过程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景德镇瓷业乃至中国瓷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文献史料,对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及其督陶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比较分析,使读者对其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和更为深入的理解,填补了陶瓷史中这部分研究的缺漏。

    2011年04期 v.18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51 ]
  • 十八世纪晚期至十九世纪中期华瓷外销

    余张红;

    陶瓷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华瓷外销始于汉,发展于唐五代,兴于宋元,明中晚期至清中期达到顶峰。十八世纪晚期,由于欧洲制瓷业的发展、华瓷质量下降等原因,华瓷的外销发生转折。在瓷器贸易方面,欧洲市场不断萎缩,美国市场兴起。十九世纪前中期,随着欧美国家和日本制瓷业技术的提高,华瓷的国际市场渐被其侵夺,华瓷贸易的重要地位开始动摇。

    2011年04期 v.18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7 ]

技术交流

  • 大规格瓷质全抛釉面砖试制及生产

    李祥勇;

    简述了大规格瓷质全抛釉面砖在的试制过程、生产工艺和技术上的主要特点,同时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配方问题以及具体的操作应用方法进行了分析。

    2011年04期 v.18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0 ]
  • 煤气发生炉的全面检验及鼓疱事故分析

    张伟洪;

    通过对煤气发生炉鼓疱事故的全面检验、分析,提出处理办法和预防措施。

    2011年04期 v.18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7 ]
  • 陶瓷模具CAD/CAM制造技术

    徐连强;吴迎春;张家骅;

    在传统陶瓷模具制造基础上,提出以CAD/CAM制造技术为中心,融合了快速成型技术与逆向工程技术的陶瓷模具设计制造技术。以紫砂壶为例,通过逆向工程方法,详细介绍了加工一个茶壶工作母模制造过程。设计制造周期短,大大提高了陶瓷产品生产竞争力。

    2011年04期 v.18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3 ]

陶艺纵横

  • 论宋代青白瓷釉色的如玉之美

    李兵;刘永红;

    宋代是文人当道的时代,文人士大夫的"尚玉"审美情趣代表了社会审美的主流趋向。在青白玉稀缺的情况下,青白瓷应运而生。宋代青白瓷的釉质具有如玉般的美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并且深受宋代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2011年04期 v.18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3 ]
  • 简论紫砂壶审美的四个因素

    高俊;

    自紫砂制作技艺完善以后,紫砂壶的美学特质、性质、实质、本质等审美理论一直是被有意无意的忽略或错解,这就直接阻碍了紫砂艺人们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就影响紫砂审美的特质、性质、实质、本质四个因素进行初略的分析。

    2011年04期 v.18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3 ]
  • 浅谈新彩人物画的形神表现

    汪龙苗;

    新彩是有别于古、粉彩的新的彩绘形式,具有发色稳定、颜色品种多、附着力强以及彩绘技法多样,艺术表现力强等工艺特色。画好新彩人物,不仅需要扎实的绘画技巧,而且需要全面的艺术修养。

    2011年04期 v.18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