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 黑色陶瓷墨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付威;周大程;刘来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控制技术在现代制造行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为一种数字化非接触印刷技术,陶瓷数字喷墨打印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有工业化前景的技术之一。研究利用研磨分散法成功制备出黑色的陶瓷墨水,并探究了不同的研磨时间对墨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磨时间为1.5 h内可以制得平均粒径200-300 nm的黑色陶瓷墨水,符合喷墨打印机的要求。

    2018年06期 v.2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吉州窑青白瓷、彩绘瓷与黑釉瓷胎体化学组成与性能分析

    李其江;徐李碧芸;张茂林;吴隽;

    吉州窑的青白瓷、彩绘瓷与黑釉瓷闻名于世,对其胎体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吉州窑的制瓷工艺。为此,本文利用EDXRF、热膨胀法、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以上三类瓷胎标本进行测试及分析,系统探讨了吉州窑瓷器瓷胎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能及制备原料种类。结果表明:彩绘瓷及黑釉瓷采用了不同种类的沉积粘土作为制胎,部分青白瓷与彩绘瓷使用同种原料制胎。彩绘瓷烧成时窑位分散多样,烧成气氛不稳定;黑釉瓷原料处理及泥料加工不精细,胎体吸水率大。

    2018年06期 v.25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工艺参数对日用陶瓷镁质无光白釉的影响

    李小龙;于欢;朱永平;李济;

    以长石、方解石、高岭土、烧滑石、石英为原料制备镁质无光白釉,研究了烧成温度、保温时间、球磨时间、冷却速率以及烧成气氛等工艺参数对釉面白度、光泽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配方组成为35.7wt.%钾长石、30.4wt.%烧滑石、8.0wt.%高岭土、15.2wt.%石英、10.7wt.%方解石,并以球磨3 min、氧化气氛烧成1300℃、保温20 min、正常冷却速率工艺参数制备出白度78.5%、光泽度6.0%釉面细腻的日用陶瓷镁质无光白釉。

    2018年06期 v.25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建筑陶瓷装饰用虹彩釉的研制

    鲍志蕾;张军剑;张涛;邱辉辉;

    以铅熔块、ZnO、MnO_2、NH_4VO_3、钾长石、石英、高岭土为主要原料制备建筑陶瓷装饰用虹彩釉。采用正交实验法、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配方组成及工艺因素对釉面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配方组成为53wt.%铅熔块、5wt.%ZnO、8wt.%NH_4VO_3、12wt.%MnO_2、5wt.%高岭土、5wt.%石英、12wt.%钾长石,且工艺参数中施釉厚度0.6 mm、烧成温度1200℃、析晶保温温度860℃、保温时间15 min时,釉面效果最佳,可产生出金、红、黄、棕、绿等颜色的渐变。

    2018年06期 v.25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专题评述》

  • 陶瓷材料闪烧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李健;关丽丽;王松宪;曹家凯;李晓冬;

    陶瓷材料制备过程中,常规烧结需要很高的烧结温度以及较长的保温时间,实现材料致密化不仅能量消耗较大,效率低下,且长时间高温烧结也会带来晶粒长大问题,影响材料性能。近年来,一种名为"闪烧"的新型烧结技术被广泛报道,该技术不仅烧结温度低,保温时间短,且制备的陶瓷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微观形貌,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归纳了闪烧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对闪烧技术的实验装置、技术参数、制备材料种类以及闪烧技术目前提出的机理进行介绍,分析了闪烧技术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前景,以期为继续发掘闪烧技术优势、扩展闪烧技术应用领域提供参考。

    2018年06期 v.25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10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广东建筑陶瓷行业颗粒物产排影响因子分析

    王静;张栖;

    对广东建筑陶瓷行业的废气治理情况进行了全口径调研,提出该行业所有工序的颗粒物产排影响因子,甄别出行业政策、燃料种类、工艺设备、环境管理、除尘工艺等特征影响因子进行详细系统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2018年06期 v.25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陶瓷文化》

  • 境与世界的自然之美——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缠枝莲纹饰艺术审美研究

    矫克华;

    明代初期青花缠枝莲纹饰艺术是最具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独特的文化个性以其特殊的方式不断延伸着明初社会进步的足迹,传承着百姓智慧和文化意蕴。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强调天人合一、中和之美作为自己基本特征的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缠枝莲纹饰艺术审美文化,无疑能为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缠枝莲纹饰艺术创作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寻找到更多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经典元素。明代初期洪武、永乐、宣德民窑青花瓷器缠枝莲的纹饰审美特点、艺术风格及文化寓意已成为陶瓷文化艺术审美的主流。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瓷缠枝莲纹饰艺术审美并非只是简单的还原活动,审美活动在使美得以实现和完成的过程中充满着主体创造精神,通过"写意"描绘物象外形以求表现物象内在"神韵"的生动性,境与世界的自然之美是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缠枝莲纹饰美学的最高追求和核心内容,享受大乐天地和谐之美是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瓷缠枝莲纹饰美学的重要思想。

    2018年06期 v.25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文化自信视阈下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基于景德镇老年教育独特的社会功能视角

    冯涛;

    景德镇丰厚的陶瓷文化遗存是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石,文化自信是推动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驱动力,景德镇老年教育独特的社会功能之一是推动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景德镇人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景德镇老年大学结合景德镇陶瓷文化特色,切合实际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老年学员的智慧、技艺和才能力量,以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喜闻乐见方式,有力推动了陶瓷文化宣传、传承和创新。这些有效举措对景德镇全面推动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2018年06期 v.25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诠释记忆 接踵创新——借青花瓷助推赣西禅宗文化品牌

    刘威;

    与禅宗一道,青花瓷打破了传统的惯性思维及行为,它在指向特殊阶层的同时,也面向普通大众。从禅宗的个性化"顿悟"中见出了人性的自由及光辉,同样,从青花瓷的生产与应用中也见出了大众化的满足和愉悦,二者之间交织或重叠之处,便是这种勇于鼎新的精神。秉承这种精神进行新文化创造,是历史和现实之双重需要。

    2018年06期 v.25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陶艺纵横》

  • “玉壶春”瓶名称释义

    陈梦露;吴欲波;

    宋代瓷业发展兴盛,形成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为一体的完整体系,无论在工艺或是造型方面,技艺都日渐精进。玉壶春瓶作为宋代器物典型性代表,具有进一步深入考究意义。关于"玉壶春"瓶名称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笔者借鉴前人研究结果,从时代背景、造物思想、字源等多维度进行释义,力求做到系统、客观。

    2018年06期 v.25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清末民初陶瓷山水画对后世的影响

    冯韬;

    晚清民初时期景德镇陶瓷艺术主要成就是以程门为代表的浅绛彩瓷和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粉彩瓷,他们独特的绘画手法,创造出了具有文人画气息的艺术作品,在景德镇陶瓷绘画史上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浅绛彩瓷山水和粉彩山水的艺术成就,对近代釉上山水画有了具体的理解和把握,有利挖掘其创作精神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服务当代陶瓷山水画创作。

    2018年06期 v.25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黛叶醉春色,新翠点风华——漫谈紫砂套具“黛叶新翠”的花货艺术特征

    吴俊峰;

    造型是一件紫砂作品最直观、最核心的表现形式,除此以外,基于造型之上的装饰和文化内涵则进一步提升其艺术价值。本文以紫砂套具"黛叶新翠"为例,谈一谈花货造型的艺术特征。

    2018年06期 v.25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紫砂现代雕刻艺术简论

    李民清;

    通过对紫砂雕刻艺术形成与发展的阐述,探究该艺术形式形成发展的规律。首次将"刻绘"与"绘刻"置入其所在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与研究,初步得出紫砂雕刻艺术应从以实用性为主往纯艺术性为主发展的结论,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详尽阐明了以上的观点。

    2018年06期 v.25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宜兴彩陶行走的历史

    陈相序;高静云;

    <正>作为宜兴"五朵金花"之一,彩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它对于我国古代文化研究、陶瓷艺术历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1860年,宜兴组建了一家老字号陶瓷企业——高大昌陶器作坊,即为延续至今的江苏省宜兴彩陶工艺厂。纵观宜兴彩陶一路走来的历程,从粗陶细作到彩釉细陶,在坚守中传承,从传承中创新。1宜兴制陶历史文脉位于江苏省宜兴市的骆驼墩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之一,遗存距今约7300多

    2018年06期 v.25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陶瓷学報

    <正>景德镇陶瓷学院主办1980年创刊双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收录期刊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收录期刊江西省优秀科技期刊重点期刊精品期刊地址:景德镇东郊新厂景德镇陶瓷学院电话:(0798)8499628 8491219传真:(0798)8499628 8491837电子信箱:tcxb_0798@163.com

    2018年06期 v.25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葛军作品

    葛军;

    <正>~~

    2018年06期 v.25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明专利

    <正>名称:三维积层制造之陶瓷锁附件及其制造方法申请(专利)号:CN201510222936.3公开(公告)日:2018.10.19申请日:2015.05.05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陈立恒本发明系有关于一种三维积层制造之陶瓷锁附件及其制造方法,陶瓷锁附件系用于嵌设至陶瓷胚体之预开

    2018年06期 v.25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技术转让项目

    <正>项目名称:长效驱除蟑螂陶瓷釉项目简介: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蟑螂始终困扰着人们的生活。不仅在卫生方面,在健康方面对人们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例如,在厨房害虫的防治中,其中蟑螂是最顽固的典型,是厨房餐厅脏乱的代表,严

    2018年06期 v.25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