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功田;高应霞;李玉平;李秋均;吴娟英;
用固相反应法及Nd~(3+)掺杂制备了(1-x)(Ca_(0.61)Nd_(0.26))TiO3-x(Li_(1/2)Sm_(1/2))TiO_3(x=0.4-0.7)材料,其介电常数εr高于120且品质因数在3254 GHz(1.5 GHz)以上,谐振频率温度系数可降低至9.1 ppm/℃,该材料可用于制造GPS及北斗导航系统天线。
2019年01期 v.2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8 ] - 寇立选;郭兴忠;蒋文山;吴兰;刘盛浦;杨海涛;
在可见光及近红外光波段(400-1100 nm),选用Ti_3O_5、SiO_2、MgF_2三种镀膜材料,构成10层膜系结构,利用Willey减反射膜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理论的平均反射率为0.46%,其优化后为0.5%。进一步优化膜层结构、离子源辅助镀膜和电子束蒸发装置,在低折射率基板K9玻璃表面制备10层结构的超宽带减反射膜。实测结果表明,减反射膜在400-1100 nm波段的平均反射率为0.56%,满足宽波段增透膜的高透过性需求;环测表明:薄膜牢固度、机械强度、抗恶劣环境性能优越,连续生产的光学及表面性能稳定,达到民用、军用影像系统对于可见至近红外波段高透过性的要求。
2019年01期 v.26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7 ] - 余冬玲;刘子硕;黄韩凌燕;
针对陶瓷外墙砖干法造粒坯料颗粒与膨润土含量的影响,以黏土类、石英类、长石类等超细粉体为主要原料,基于不同膨润土含量采用干法造粒制粉技术制备坯料颗粒,检测坯料颗粒休止角、压缩度、平板角、均齐度、凝聚度以计算分析坯料颗粒流动性指数,筛选坯料颗粒获得颗粒级配以计算坯料颗粒合格率,测量坯料颗粒球形度,基于测定的物性参数,分析膨润土含量对陶瓷外墙砖干法造粒效果的影响,同时数值仿真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当膨润土含量分别为1%、3%、5%、7%、9%时,坯料颗粒流动性的流动性指数依次为58.0、69.0、91.0、67.5、58.0,坯料颗粒合格率依次为82.1%、82.7%、85.9%、77.6%、20.9%,平均颗粒球形度依次为0.24、0.42、0.71、0.70、0.70。同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膨润土含量分别为1%、3%、5%、7%、9%时,在造粒室形成的堆积度依次为0.38、0.36、0.33、0.35、0.39,且当膨润土含量为5%时,坯料颗粒分散性最好,说明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基本吻合,验证了实验的可靠性,表明当膨润土含量为原料的5%时,陶瓷外墙砖干法造粒坯料颗粒流动性指数、坯料颗粒合格率、颗粒球形度最优。
2019年01期 v.26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郑琦;邓佩瑶;刘子硕;
为研究陶瓷干法造粒机立柱分布对混料过程的影响,以造粒立柱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体积法构建欧拉-欧拉双流体数理模型,模拟不同立柱分布方式的混料过程,分析了颗粒轴向体积分布、径向体积分布与颗粒速度场,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当立柱分布分别为菱形、圆形、正方形时,轴向云图显示颗粒体积分数大于0.20区域分别约占16%、9%、19%;径向云图显示颗粒体积分数在0.225以上区域面积分别约占70%,30%,55%;速度云图显示颗粒运动速度在0.10-0.15低速区域分别约占总面积的32%、18%、38%。综合分析可知:立柱分布对陶瓷干法造粒混料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且通过实验验证了立柱呈圆形分布时,相比另外两种立柱分布,颗粒堆积度低,流动性好,有效颗粒占比大,混料效果最佳。
2019年01期 v.26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崔名芳;朱建华;
在对安徽地区唐宋时期已发掘的古代瓷窑资料进行甄别的基础上,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将安徽地区已发掘的古代瓷窑窑炉结构、形式及装烧技术发展序列进行了探讨,认为其发展历程主要从隋至宋,龙窑是安徽古代传统的瓷窑结构,主要是受越窑的影响;安徽地区唐代初期的馒头窑技术有源于北方的可能,或可能是当地砖瓦窑技术与同时期北方馒头窑技术传入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烧瓷窑炉的装烧技术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序列关系。
2019年01期 v.2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