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 MoSi2-Lu2O3-Re2O3复合稀土氧化物助剂对Si3N4陶瓷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褚骆靖;韦中华;李镔;黄丹武;邹文劲;陈波;张伟儒;

    通过阿基米德排水法、SEM、XRD、三点弯曲法、压痕法等手段,研究添加不同Re(Re=Sm,Er,Yb,Lu)阳离子半径的复合稀土氧化物助剂Mo Si2-Lu2O3-Re2O3制备氮化硅陶瓷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氮化硅陶瓷的室温抗弯强度随添加的Re阳离子半径的增加表现出增大的趋势,最高达(952.1±59.1) MPa;氮化硅陶瓷致密度在98.6%—98.9%,维氏硬度均大于16 GPa,断裂韧性为(6.6±0.3) MPa·m~(1/2)—(7.1±0.2) MPa·m~(1/2);氮化硅陶瓷晶粒的长径比随添加的Re阳离子半径增加表现出增大的趋势,晶粒的径向尺寸随添加的Re阳离子半径的增加表现出减小的趋势。

    2022年03期 v.2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固相法制备氧化铈掺杂的铋黄颜料研究

    解舒博;张彤;王文村;李本龙;

    采用固相法制备氧化铈掺杂的铋黄颜料。采用测色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反射光谱等分析方法探究了氧化铈掺杂量对铋黄颜料的结构与呈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铈掺杂的铋黄颜料呈现萤石结构。当铈的掺杂量为1.5时,样品的黄色度显著提高,为80.54。本研究还对氧化锌掺杂量、矿化剂和煅烧温度进行筛选优化。结果表明,不掺杂氧化锌的条件下,使用NH4F为矿化剂,在800℃下保温10 h,铋黄颜料的呈色达到最佳。其中,L~*、a~*、b~*值分别为81.65、14.34、82.14。

    2022年03期 v.29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XRF法测定高铝陶瓷材料中的常量元素方法研究

    曾婷;肖汉宁;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陶瓷材料的化学成分,但目前国家和行业标准中尚未采用。为给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实时快速监控和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监督提供技术手段,建立了使用XRF测量高铝陶瓷材料中的Al_2O_3、SiO_2、CaO、MgO、K_2O、Na_2O、Fe_2O_3、TiO_2等主要成分的方法。此方法能够固体直接采样,进行快速检测,相较于传统分析方法,流程短、速度快、结果准确、对环境友好,更适用于批量检测。

    2022年03期 v.29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纯棉纤维的复杂造型瓷工艺品研究

    郑好;金鑫;

    研究了采用纯棉纤维织物作为介质,将瓷泥黏附于其上,制作尺寸纤细、造型结构复杂的瓷工艺品,并研究了造型设计的原则。通过实验制定了胎釉料的配方、工艺参数以及工艺流程。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按照给定工艺参数烧成后成品的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并检测了成品的显气孔率和抗折强度,为此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2022年03期 v.29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利用高镁质铁尾矿制备一种微晶玻璃

    曹月明;张凯熙;葛阳阳;唐平宇;王素;

    以河北省西部太行山区高镁质矽卡岩型铁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CaO-Mg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采用差热、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表征了微晶玻璃样品的晶体类型和显微形貌,并测试了样品的性能。研究表明,经核化温度800℃、核化时间1 h、晶化温度1000℃、晶化时间2 h,可成功制备出以镁橄榄石为主晶相,普通辉石、斜长石为次晶相的微晶玻璃,铁尾矿利用率达到了55%。制备的微晶玻璃具有优良机械性能:弯曲强度为58.28 MPa,显微硬度为559 MPa,耐酸性为0.09%,耐碱性为0.04%。

    2022年03期 v.29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以煤矸石制备发泡陶瓷的研究

    赵绘婷;董龙浩;谢梅竹;马磊;肖进彬;刘振;

    以煤矸石、钾长石为主要原料,四硼酸钠和氢氧化钠为助熔剂,Na_2CO_3和SiC为混合发泡剂,制备发泡陶瓷。考察了煤矸石掺量、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发泡剂掺量等工艺参数对发泡陶瓷表观密度、孔隙率、导热系数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矸石掺量为50%,发泡剂掺量为7%,烧结温度为925℃,保温时间为60min时,制备的发泡陶瓷综合性能最佳。其表观密度为463.4 kg·m~(-3),孔隙率为80.6%,抗压强度为3.0 MPa,导热系数为0.1421 W·m~(–1)·K~(–1)。XRD结果显示,发泡陶瓷物相有石英、霞石和钠长石;SEM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发泡陶瓷内部由封闭独立的大气孔与微小气孔组成,孔壁内存在的微小气孔进一步提高了发泡陶瓷的孔隙率。

    2022年03期 v.29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织金与广西罗城煤砂陶工艺比较研究

    谭宇羚;汪常明;

    贵州织金煤砂陶与广西罗城煤砂陶都是一种以煤和泥为原料的陶制品,二者的原料、制作工艺以及烧制技术基本一致。由于罗城煤砂陶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其生存与发展举步维艰。而织金煤砂陶经过积极改良和创新,发展兴盛。通过对贵州织金煤砂陶与广西罗城煤砂陶工艺进行比较,探讨了两地煤砂陶业发展迥异的原因,为传统工艺的守本和创新问题提供新的案例和思考。

    2022年03期 v.29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题评述》

  • 多孔陶瓷的制备与应用

    李佳佳;薛龙飞;张富强;刘宜汉;陈铮;

    多孔陶瓷材料的主要特点是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强度高、耐酸碱、体积密度小及导热性低,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本文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系统地介绍了多孔陶瓷制备工艺的最新进展及实际应用,并对多孔陶瓷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

    2022年03期 v.29 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下载次数:1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古陶瓷研究》

  • 近十年来元青花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综述

    夏孝言;李其江;陈天民;

    元青花的创烧在中国瓷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年来,随着考古文物不断出土以及研究视角不断创新,在元青花研究领域出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元青花的起源与兴起、生产管理制度、销售通路和文化影响、制瓷工艺及窑业技术交流、装饰艺术特征及内涵等方面。本文通过对上述各方面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的部分加以梳理,使读者对目前元青花研究的最新进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2022年03期 v.29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9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瓷器文物“冲线”类病害清洗与修复

    白广珍;李波;王笑;

    “冲线”是瓷器文物常见的病害类型,属于活动和可诱发病害。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清洗和修复是非常必要的。冲线清洗与修复在瓷器文物修复中是个技术难点。冲线部位清洗干净后,根据瓷釉折射率筛选合适的修复材料进行填充修补和上色,通过改变和修复光路,使冲线在视野中消失。

    2022年03期 v.29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陶瓷教育》

  • 中国陶瓷教育家邓白的艺术整体观探究——中国近现代设计教育先行者研究系列

    吴卫;王侠;

    通过研究邓白的陶瓷设计作品及其相关学术文献,分析邓白陶瓷研究中艺术整体观的具体表现,总结归纳出其陶瓷艺术整体观的时代性、多元性、创新性以及延续性等四个方面的特征。邓白在陶瓷研究领域多角度、整体化的探索,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陶瓷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及陶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既关注了陶瓷的过去和现在,还关注了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我国当代陶瓷艺术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22年03期 v.29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陶瓷文化》

  • 赣闽粤客家传统村落的陶瓷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刘玉宝;郝珂恩;周小金;隆方佳;邱家豪;

    基于赣南、闽西、粤东地区的客家陶瓷历史遗存与发展,分析赣州市章贡区水东七里镇窑、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万全窑和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窑等客家传统陶瓷产品类型与制瓷工艺特征。针对赣闽粤客家陶瓷文创产品存在设计元素单一、文化主题不明显等同质化问题,提出客家传统村落的价值亟待被重新认识、客家传统村落应当成为赣闽粤陶瓷文创产品开发的创作主题与元素;探讨客家民俗文化、生产和生活景观融入赣闽粤陶瓷文创产品的创作思路。赣闽粤客家传统村落的陶瓷文创产品开发要融入时代气息、使用功能和文化特征,在具备物品功能性的前提下,在外观形态中融入客家传统村落文化元素和客家精神。

    2022年03期 v.29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园区比较研究

    何也;

    采用文献研究和田野考察等方法,通过对比景德镇两个具有阶段性、代表性的陶瓷文化创意园区案例,围绕二者在空间、资源、效益三个方面的显性和隐形发展,分析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园区的差异性及本质性,试图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园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创新性视角和可借鉴研究经验。

    2022年03期 v.29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企业管理》

  • 陶瓷上市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探究

    徐阳;邱婷;

    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第一动力,而研发活动是实现创新的必由之路。陶瓷产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陷入创新水平不足和发展动力缺乏的困境。本文运用2015年—2020年中国A股陶瓷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探究陶瓷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研发投入对陶瓷上市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为陶瓷企业以增加研发投入促绩效提升注入强心剂,也为政府以鼓励陶瓷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绩效提升,促进陶瓷产业发展指出一条路径。

    2022年03期 v.29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陶艺纵横》

  • 青白釉浓淡现代艺术效果研究

    姜少清;

    青白瓷刻花工艺中青白釉所产生的深浅不一的浓淡色调变化,对比呈现的层次感,让青白瓷刻花装饰艺术更加丰富、灵动。以青白釉料黏度调节实验为切入点,利用釉层厚薄来控制釉色的浓淡,再结合简洁的器型、简练的纹饰以及釉面的质感,从视觉上呈现出釉色的浓淡之美。同时,把传统与现代相承接,设计与艺术相结合,探索了青白釉浓淡现代艺术效果。

    2022年03期 v.29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吉州窑陶瓷装饰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刘菊芳;

    吉州窑陶瓷装饰艺术自古以来注重创新,尤以独创的“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和“窑变釉”为代表。釉下彩绘等装饰在宋元时期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当代吉州窑陶瓷装饰的创新是陶瓷美化与发展的需求,是人们审美需求、精神诉求的必然。吉州窑现代陶瓷装饰应在传统的基础上汲取精华,展现吉州窑装饰风格且赋予时代审美情趣,并注重吉州窑传统装饰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2022年03期 v.29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