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 碳化硅CVI工艺沉积动力学模拟研究

    汤哲鹏;王梦千;董凯;

    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制备碳基及碳化硅(SiC)基复合材料,CVI工艺是实现制备高纯度和高晶粒度SiC基体的SiC_f/SiC复合材料最佳方案。为了优化CVI制备SiC基体的工艺参数,本文主要研究了CVI工艺沉积SiC的动力学机理及数值模拟。对于CVI工艺SiC沉积的动力学,本文提出了SiC沉积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机理模型,并通过耦合反应器内的流场和浓度场,模拟了甲基三氯硅烷(MTS)在CVI过程中的SiC沉积实验。通过对样品在CVI致密化过程中孔隙率的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比较,表明该SiC沉积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通过模拟获得了在反应器内的速度场和各组分(MTS, CH_3,SiCl_3)的浓度场分布情况,以及预制体致密化过程的密度分布情况。以上SiC的CVI工艺动力学模拟,对未来优化SiC_f/SiC复合材料CVI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3年01期 v.3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纳米流体在热管中的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纪航宇;陆琳;冯青;

    在分析热管散热原理的基础上自制一套CPU热管散热系统,研究在不同纳米流体浓度下热管散热性能的变化情况。通过实验比较和分析,得到热管的最佳纳米流体浓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热管的实际散热能力。通过实验制备出CuO-水纳米流体,将其作为热管工质,建立一套热管换热性能的测试实验装置,使用装置并对热管进行换热性能测试。实验的各种参数:充液率为50%;纳米流体质量分数(ω)分别为1%、1.2%、1.4%。并与以水为工质的热管进行换热性能的对比,通过对不同CuO纳米颗粒浓度的CuO-水纳米流体热管实验结果分析发现:热管内CuO-水纳米流体的热传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多组实验掌握这种特殊性的规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使得纳米流体在热管中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

    2023年01期 v.30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瓷器修复用新型仿釉基料的耐黄变性能分析

    周璐;

    目前,耐黄变性能是评价仿釉基料性能的最关键参数,直接关系到瓷器类文物修复后的保存时效。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一种名为“瓷器修复专用仿制釉”的进口材料,因其透明度高、固化快、釉质感强,已逐渐被瓷器修复工作者接纳,但目前未见主成分分析与耐黄变性能研究,无法确定其最佳使用范围。基于此,对该仿釉基料展开微观形貌及主成分分析,同时选择瓷器类文物修复中较常用的星皇漆(羟基丙烯酸共聚物)、紫荆花漆(硝基清漆),在不同人工加速老化条件下,通过对色差值ΔE的分析,对比研究该仿釉基料的耐黄变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常用的仿釉基料,该仿釉基料表现出较好的耐黄变性能,适用于修复后的瓷器类文物在博物馆内陈列展览。

    2023年01期 v.30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管式煤矸石—石英基陶瓷支撑体的制备研究

    张璐璐;李峰林;张国艳;刘颖;肖进彬;

    以石英砂和煤矸石为主要原料,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管式煤矸石—石英基陶瓷支撑体。通过XRD、SEM、三点弯曲法、压汞法、质量损失法和自制装置对陶瓷支撑体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抗折强度、孔径、耐酸碱腐蚀性、纯水通量等进行表征和测试。考察了原料配比、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陶瓷支撑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原料配比石英砂∶煤矸石∶钾长石∶羧甲基纤维素钠∶碳酸钠∶四硼酸钠=53.5∶30∶5∶5∶4∶2.5,在烧结温度850℃、保温时间30 min条件下,可制备气孔率40%、抗折强度9.17 MPa、孔径25μm、耐酸腐蚀质量损失率1.1%、耐碱腐蚀质量损失率3%、纯水通量100.7 m~3·m~(-2)·h~(-1)·bar~(-1)的低成本管式煤矸石—石英基陶瓷支撑体。

    2023年01期 v.30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题评述

  • 硅烷偶联剂改性无机氧化物超疏水涂层的研究进展

    王帅;司伟;丁超;

    超疏水涂层具有特殊的润湿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和机械性能,可以应用于众多领域。硅烷偶联剂改性无机氧化物可以降低涂层的表面能,使其具有超疏水性。本文归纳了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模板法和刻蚀法制备无机氧化物超疏水涂层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常见硅烷偶联剂改性无机氧化物超疏水涂层的特点,总结了超疏水涂层在织物、陶瓷材料、表面防冰、金属防腐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并对硅烷偶联剂改性无机氧化物超疏水涂层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3年01期 v.30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1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荥经黑砂发展现状及热稳定性提升途径研究

    程灵;肖卓豪;肖晓东;李秀英;酉波;

    荥经黑砂器作为四川省荥经县的特色砂陶,是荥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产物。随着科技的进步,陶瓷的性能与工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荥经黑砂传统的技艺如何适应工业化发展,荥经黑砂的文化传承与时代特征如何协调,成为众多研究者面对的难题。本文基于荥经黑砂陶瓷的原料组成及成分特点,提出了发展高热稳定性烹调用餐炊具产品的三条技术路线,为荥经黑砂的创新发展与传承保护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2023年01期 v.30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碳化硼陶瓷烧结技术的研究进展

    邓如意;曹宇;何金秀;胡继林;陈占军;周虹伶;

    碳化硼(B_4C)陶瓷具有熔点高、硬度大、耐酸碱腐蚀性好、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化工、军事、国防、航天航空、核能等众多领域。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碳化硼陶瓷各种烧结技术(无压烧结、热压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微波烧结等)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烧结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23年01期 v.30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10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汝窑瓷釉呈色机理研究概述

    彭星;张茂林;

    汝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汝窑青瓷素有“天青色”的美誉。从化学组成的角度看,汝釉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元素。汝釉具有低硅、高铝、高钙的特点,为汝瓷釉层中析晶—分相结构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理化条件。汝釉在较强的还原气氛下烧成,铁元素主要以二价铁离子的形式存在,使釉面呈较纯正的青色。汝釉的烧成温度较低,降温过程可能较慢,有利于釉层中析晶—分相结构的形成,而析晶—分相结构导致的物理着色作用有助于釉面表现出蓝色乳光。

    2023年01期 v.30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的研究进展

    曹希文;张雅希;杨小国;林梅;徐新明;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丰富和可持续的能源,能够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源转化装置,对于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等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薄膜太阳能电池仅有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的厚度,能够大大减少材料的损耗从而降低成本。本文对目前广泛研究的无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按照组元进行归整,主要有一元体系(如a-Si)、二元体系(如CdTe、Sb_2Se_3)和多元体系[如Cu-Sn-S与Cu-Sn-Se、Cu(In,Ga)Se_2、CsPb(I_(1-x)Br_x)_3、Cu_2ZnSn(S,Se)_4],通过对各类材料结构特点和光电性质进行分析,并结合例证对其电池性能予以解释说明,并对以上各类材料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

    2023年01期 v.30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2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陶瓷文化

  • 城市更新视域下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以陶溪川为例

    李海东;刘波;

    工业遗产作为城市存量资产与城市空间资源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更新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城市工业遗产进行保护与再利用,有助于实现城市资产的优化与增值,提升城市价值,打造城市新形象。本文立足于城市更新视域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诉求,论证了城市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陶溪川典型案例,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模式选择方面对陶瓷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思路进行了分析;运用商业模式理论,对陶溪川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践与实际成效进行分析并提炼了三点启示,为国内其他老工业城市的更新提供借鉴。

    2023年01期 v.30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1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现状与措施

    刘健生;胡申奥;沈欣梦;罗运根;余扬军;

    2020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批复同意在江西省景德镇设立“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有着重大的历史性意义。本文研究了如何在这种大环境下有效地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进行保护,从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现状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性的解决措施。

    2023年01期 v.30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际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的研究

    邱婧佩;刘艳霞;

    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背景下,旅游业作为一项能充分拉动地区综合发展的重要产业在试验区建设中大有可为。而旅游目的地形象在游客目的地选择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景德镇旅游目的地形象发展现状,分别从游前、游中、游后分析影响景德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因素,提出创新营销推广方式,提高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延长陶瓷产业链条,规范陶瓷商品市场发展等建议。

    2023年01期 v.30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陶艺纵横

  • 基于现代城市建设视角的环境陶艺研究

    赵强;张海若;

    尽管“环境陶艺”一词出现在国内仅有30余年的时间,但实际上人们对其并不陌生,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愈来愈快,为环境陶艺在国内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笔者通过对当代中国城市中环境陶瓷的实际应用,浅析环境陶艺在城市建设中的优势以及相关设计原则。

    2023年01期 v.30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古代陶瓷的釉色之美

    白山川;

    中国古代陶瓷的釉色是人们对物质材料的灵活运用,也是艺术的视觉形式与人的审美情感的多维综合,所形成的釉色美是颜色釉瓷器所具备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在对釉色之美的研究中,考究的是釉色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并综合了人与物、人与造物两大关系,探析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人、物互动,以及作为审美客体的釉色与哲学思想、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历史因素的紧密结合,进而总结出釉色美的四个特质:巧法造化之美、致用利人之美、威仪礼乐之美、斑斓幻化之美。

    2023年01期 v.30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宜兴紫砂陶传承与传播方式的创新研究

    陆旻瑶;陆小荣;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统传承方式主要有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现代传承方式主要有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和现代学徒制等。创新传承与传播方式主要可通过建设传承基地、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展传播阵地和开展传承创新研究等。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在宜兴紫砂陶文化传承与传播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范式,有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2023年01期 v.30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陶瓷工业》征稿启事

    <正>《中国陶瓷工业》是由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中国陶瓷工业》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和“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列为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荣获江西省优秀期刊奖重点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奖。

    2023年01期 v.30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