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维良;毛杜松;
以聚丙烯酸(PAA)为分散剂、聚乙烯醇(PVA)为粘结剂,聚乙二醇(PEG)为增塑剂,采用水基流延法制备了(Sr,Ca)TiO3陶瓷基板。研究表明:浆料pH值为10,分散剂PAA用量为0.8wt%,粘结剂PVA用量为7wt%,塑化剂与粘结剂的用量比值(R)为0.6时,可制备出固含量为56wt%、分散稳定、具有适当粘度、流动性好的浆料。该浆料经流延,在55℃下干燥30min后,可以得到表面光滑、无裂纹、柔韧性好的流延膜坯,在1320℃下烧结,可以得到致密的(Sr,Ca)TiO3陶瓷基板。
2009年04期 v.1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曲福明;张俊计;刘世民;汪亚辉;聂鲁美;柴卫平;
以硝酸锌(Zn(NO3)·26H2O)、柠檬酸(C6H8O·7H2O)为主要原料,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ZnO。在此基础上,添加硝酸镁(Mg(NO3)·26H2O)合成了MgxZn1-xO。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分析了煅烧温度和Mg掺杂量对产物的相组成及显微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x≤10at%时,MgxZn1-xO属于六方纤锌矿结构,当x≥20at%时,MgxZn1-xO中除了具有属于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以外还有属于NaCl结构的MgO晶相存在。随煅烧温度的升高,MgxZn1-xO纳米颗粒逐渐长大。
2009年04期 v.16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红涛;李剑锋;
确定了锆钛系远红外谷物干燥复合陶瓷辐射板的原料配方。制定了正确的烧结工艺,制作出无变形和开裂的远红外辐射板,并测试了它的陶瓷和红外性能,各项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其辐射光谱与谷物的吸收光谱实现了良好的匹配,其法向全辐射率高达87%。
2009年04期 v.16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伦;殷书建;桑爱美;樊震坤;孙立香;刘宝英;刘德军;
通过对无铅无镉陶瓷颜料关键技术的研究,阐述了无铅无镉陶瓷颜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指出日用陶瓷产品只有从原材料、装饰材料和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才能有效地控制铅、镉溶出量,彻底从源头上杜绝铅、镉等有害元素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2009年04期 v.16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立新;
当前陶瓷卫浴的极少主义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它顺应时代观念、技术和伦理的要求,而日渐成为一种文化和审美进步的美学原则。极少主义风格以减少、否定、净化来摒弃琐碎,去繁从简,表现出设计最本质元素的视觉冲击力。包涵着一种似乎是永恒的设计价值观:科学、严谨、精炼与多义。简约之美是对单纯、朴素美学复归,也是当今多元设计思潮中的一股中坚力量。
2009年04期 v.16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志明;徐章俊;
中国古砚历史久远,为文房四宝之首。她材质繁多,类型各异。其中,陶瓷砚可谓是一朵奇葩,它既演绎着陶瓷业发展史,也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文章首先把陶瓷砚的发展粗略划分为四个阶段,然后分别探讨了各个阶段的历史背景、砚台形制与特征。
2009年04期 v.16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建军;欧阳之川;
古人崇尚青瓷和青白瓷,它们温润敦厚,委婉含蓄,能变幻出许多不同色阶和感觉的青绿釉色,并且瓷釉的玻化和玉结下了不解之缘。众所周知,耀州窑和景德镇窑分别以烧造青瓷和青白瓷闻名,然而在耀州窑青瓷发展过程中也烧造出具有青白瓷特征的产品,那就是五代的天青釉瓷。本文通过耀州窑天青釉瓷与景德镇青白瓷的对比,认为耀州窑天青釉瓷是青白瓷的早期形式。
2009年04期 v.16 41-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韩祥翠;
白陶是我国早期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本文试从早期白陶的出现、发展、繁荣、衰落为研究的出发点,对其有个整体的认识与把握,领略白陶艺术所独具的文化价值和美学风貌,并揭示其由盛而衰的历史原因。
2009年04期 v.16 43-4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兰涛;姚琛;
宋代磁州窑铁锈花装饰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其在宋代的发展成熟除了与唐、五代长沙窑的装饰风格一脉相承之外,还借鉴了宋代的文人画风,使得磁州窑铁锈花装饰成为一种具有陶瓷装饰变革意义的新艺术形式。
2009年04期 v.16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秀丽;严兴民;
简述并分析了长沙窑产品造型、装饰以及制作工艺特点。认为长沙窑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釉下彩陶瓷工艺,开创了大写意中国画的先河和诗词装饰瓷器产品的先河。
2009年04期 v.16 48-4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车华忠;
青花由于其独特的材质媒介及烧成工艺,使青花的笔墨语言介于书法与中国传统绘画笔墨语言之间,但其笔墨语言也不可能像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语言那么丰富,笔墨所表现的已不再是具体的客观事物,而是构成要素之间的安排及对比所形成的美感。
2009年04期 v.16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哓辉;余毅;
对家庭装饰中建卫陶瓷的设计及选材特点进行了分析,简述了家庭装饰中建卫陶瓷设计的发展趋势。
2009年04期 v.16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松青;赵传玉;
分析了线角的特征,论述了线角设计在陶瓷艺术设计和陶艺创作中的重要性及其运用。
2009年04期 v.16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一来;
比较了中国画艺术和青花艺术的相似之处,分析了其差异所在。阐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2009年04期 v.16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蒋丽雯;
通过对紫砂壶造型特点及设计手法的分析比较,简要总结了紫砂壶的创作规律。
2009年04期 v.16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亚克;
回顾了紫砂陶器的文化历史渊源及其工艺特点。
2009年04期 v.16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