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珏辉;王睿;张启龙;杨辉;
使用固相法制备了铋酸盐玻璃/Mg2Sn O4陶瓷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材料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其介电性能。研究表明:发现铋酸盐玻璃能够有效降低Mg2Sn O4烧结温度。当铋酸盐玻璃添加量为15wt.%以下时,复合材料为单相Mg2Sn O4,随着玻璃添加量的增加,陶瓷密度升高,介电常数上升同时介电损耗下降。而当铋酸盐玻璃添加量达到20 wt.%时,出现Bi2O3第二相,并伴随大量气孔,降低复合材料体积密度,破坏其介电性能。含15wt.%铋酸盐玻璃的复合材料在1350℃烧结获得最优介电性能:εr=7.74,Q×f=8800 GHz。
2015年03期 v.2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玮科;张小军;邓承继;祝洪喜;丁军;
以粒度3-1 mm、≤1 mm和≤0.088 mm的高铝矾土以及硼酸和氧化硼为主要原料,硅酸钠和镁砂为添加剂,手工捣打成型。将成型好的试样分别在1400℃和1500℃下保温3 h烧成,测量烧成后试样的线变化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耐压强度,并采用XRD分析试样的物相组成和SEM观察物相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镁砂为添加剂的试样比硅酸钠为添加剂的试样具有更好的高温物理性能,且镁砂含量为1.5%时试样的线变化率小、显气孔率低、耐压强度高。试样在1400℃和1500℃时的线变化率分别为0.74%和-0.36%,显气孔率分别为25.81%和23.72%,耐压强度为44.75 MPa和66.65 MPa。试样在高温时烧结致密作用加强,线收缩率增大,生成尖晶石的固溶体具有较小的热膨胀率,同时由于生成莫来石造成的体积膨胀,使线变化率达到最低。试样内部形成刚玉-莫来石-尖晶石固溶体网络结构,提高了试样的耐压强度。高温下的尖晶石固溶体均匀的分布在液相中,提高了基质部分液相的粘度,有利于提高试样的高温性能。
2015年03期 v.22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悦;李恩军;李先容;汪彩芬;徐俊;王威;
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纯的氧化钙制品各性能(密度、晶粒度、抗水化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烧结温度对纯氧化钙制品抗水化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温度从1630℃升高到1720℃,纯氧化钙制品密度由2.88 g/cm3增加到3.13 g/cm3,晶粒尺寸由27μm左右增大到近60μm,制品水化增重率随烧结温度升高而减少。纯氧化钙制品抗水化性随烧结温度提高的机理,一方面是由于制品致密度的提高减少了水进入Ca O制品的通道;另一方面由于晶粒尺寸的增大,减少了水分与Ca O的接触面积。
2015年03期 v.22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任平;颜柳菁;
建立了气体在多孔陶瓷中流动的三维模型,模型中考虑气体在多孔陶瓷中流动的粘性损失项和惯性损失项。数值模拟计算所需的粘性和惯性阻力系数通过实验获得。研究表明气体在多孔陶瓷中流动压力线性下降,速度在入口处急剧下降,随之下降较为缓慢,在不同截面处的分布趋势基本相似。
2015年03期 v.22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莫云杰;徐贵珍;郑乃章;
景德镇窑工中都昌籍人士占大多数,且对景德镇制瓷业、经济和社会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和历史事件的梳理,结合田野考察,认为:历史上的"军窑"与都昌籍人士介入景德镇窑业有直接的关联;元明"鄱阳湖之战"后,大批明军中的都昌籍军人参与到繁重的御窑烧造中,从以体力为主的原料制备——"白土行"起步;进入清代早中期,逐渐掌握了窑户坯房的技术关键,成长为景德镇窑工匠中的主力军,进而被载入史册。
2015年03期 v.22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辉;
清代末年,甲午战争中失利的清政府,欲振兴实业,进行一系列工商改良举措,西学东渐之风盛行。复烧不久的禹州钧瓷,基于"清末新政"的实施,无论是产销模式或工艺技术,亦走上近代化之路。对于素有"钧都"之称的禹州地区,此段迎来近代化转折重要的历史轨辙,当今学界鲜有涉猎研究。笔者竭力搜集珍贵历史文献与档案资料,进行系统爬梳归纳,并结合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针对清末禹州钧瓷市场发展样态加以梳理钩沉,分析其中良益与罅隙,弥补部分此段历史的研究空白,不致此珍贵历史余绪毁弃湮没。
2015年03期 v.22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帆;吴姗;
传统手工圆器制瓷文化是景德镇传统制瓷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景德镇古老手工文化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项特色文化。为了更好地研究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研究其制瓷环境(廒间、内院、泥房、正间)显得十分必要。
2015年03期 v.22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