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 复合凝胶体系制备高性能氧化铝陶瓷

    陈平;李振;张汉阳;

    Isobam104为异丁烯和马来酸酐的共聚物,在凝胶体系中既可以作为凝胶剂,也可以作为分散剂。采用Isobam104和CMC为复合凝胶剂,制备高性能氧化铝陶瓷,研究两种凝胶剂的加入量对凝胶体系Zeta值、浆料粘度和剪切模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固体含量的升高,陶瓷在烧结后的抗弯强度从330 MPa±20 MPa升至424 MPa±21 MPa,相对密度提高至96.5%。该体系在固体含量为72 vol.%、Isobam104为0.3 wt.%、MC含量为0.1 wt.%时,制备的氧化铝陶瓷抗弯强度最大为424 MPa±21 MPa。

    2022年05期 v.2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2 ]
  • 聚乙烯醇—硅微粉复合改性吸油薄膜及其吸油性能

    孙晓艳;吕振杰;李园园;高文元;

    以硅微粉和聚乙烯醇作为主要原料,通过活性剂浸渍将硅微粉进行改性;对改性后的硅微粉在聚乙烯醇溶液中进行原位胶态成型,后涂布成型为薄膜,这是一种吸油材料。通过对产品的吸油倍率测试,对复合改性吸油薄膜的吸油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活性剂处理量、改性时长和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对薄膜吸油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了复合改性吸油薄膜的吸油速率和环保性。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吸油薄膜具有稳定的吸油性能,吸油量比改性前显著提高至9.0 g·g~(-1)。

    2022年05期 v.29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 二氧化硫脲对伊利石矿土的增白工艺研究

    徐鑫;吴滨;张国焘;赵昌寿;李家科;

    以伊利石矿土为基础原料、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对伊利石矿土进行增白。主要研究了二氧化硫脲的添加量、料浆的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伊利石矿土白度的影响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白度仪等对矿土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白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二氧化硫脲的添加量为4%、料浆浓度为20%、料浆温度为65℃和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所得到的矿土含铁量(Fe_2O_3)由1.22%减少至0.3%,在经过1000℃、保温30 min热处理后,样品白度为74.9%,比未经处理的伊利石矿土增加143%。

    2022年05期 v.29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3 ]
  • 激发剂含量与原料比对地质聚合物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丁二宝;胡海泉;曹春娥;陈云霞;徐炎;

    采用压制成型法制备了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采用XRD与SEM-EDS测试手段研究了激发剂含量与原料质量比对地质聚合物样品显微结构与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发剂的质量百分比为23 wt.%时,抗折强度最大值为35.84 MPa;Na型针沸石发育程度较好,呈“芽刺状”;硅铝摩尔比为1.37,但样品的泛碱程度较大。粉煤灰与炉渣的比例对地质聚合物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分为两段:当粉煤灰添加量小于80%时,样品的抗折强度呈递增规律,符合方程y=0.211x+19.117;当粉煤灰添加量大于80%时,样品的抗折强度呈先增后减的规律,符合方程y=0.041x2–7.572x+379.617。两种原料比例为80∶20时,Na型针沸石相特征峰强度达到最大,形貌呈细直状或弯曲状,发育较佳,相互之间穿插在缝隙之中,样品抗折强度最大,近似为双硅铝链结构产物。

    2022年05期 v.29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3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2 ]

专题评述

  • 陶瓷注塑成型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申常胜;李镔;韦中华;王瑞强;陈松;王腾飞;王培;陈波;王卫国;张伟儒;

    介绍了陶瓷注塑成型工艺的特点和优势,概述了陶瓷注塑成型的工艺过程,着重分析了陶瓷粉末、粘结剂体系以及脱脂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最后,介绍了中压注塑成型新技术,并对陶瓷注塑成型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2年05期 v.29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1 ]
  • 稳定与多变——α-氧化铝:从性质、合成到应用

    侯欣怡;黄灏彬;李一凡;蓝擎;廖欢;陆泰榕;黄科林;余慧群;

    氧化铝由于硬度大、化学稳定性好,可用于陶瓷、基板玻璃、催化载体、电池隔膜涂层等材料。本文主要介绍α-氧化铝的结构形态、制备方法及应用成果,总结归纳了α-氧化铝结构形态特征、α-氧化铝各种形态的制备方案、科研应用及商业成果、各厂商α-氧化铝产品的工艺参数等。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我国在α-氧化铝上的工艺进步,高纯、高细度、功能化α-氧化铝制备方案,合成温度的降低策略等。同时,还展示了α-氧化铝在科研上的特殊应用、产业行情、产品信息等,为高质量α-氧化铝的合成与产业化提供思路。

    2022年05期 v.29 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10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7 ]
  • 流延成型技术制备陶瓷薄片的研究现状

    崔唐茵;刘镇;魏春城;

    流延成型技术是一种制备二维平面陶瓷薄片的成型方法。随着5G时代的到来,陶瓷薄片材料在电子工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原料粉体入手,讨论了有机添加剂对制备陶瓷薄片的作用机理;介绍了干燥环境对陶瓷薄片表观性能影响;概述了目前常用的陶瓷薄片加工方法和应用现状,并对未来陶瓷薄片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进行了展望。

    2022年05期 v.29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10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6 ]
  • Ti-Si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江涛;

    Ti-Si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和陶瓷材料都具有很多优质性能,可以将Ti-Si金属间化合物与陶瓷材料复合制备Ti-Si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Ti-Si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磨损性能,抗高温氧化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本文阐述了Ti-Si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制备工艺、显微结构、力学性能,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以及其他性能等,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2022年05期 v.29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1 ]
  • 后工业时代背景下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跨材料发展研究

    杜郁;

    从后工业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对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的历史溯源、技法延用、生产群体等方面的深入探究,明晰“跨材料”对于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的创新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以遵循材料的适配性与本真的保留性两大原则为前提,通过“外在接合”与“内在融合”两种形式,则能在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大众对陶瓷器物在视觉审美以及精神内涵上需求的同时,打破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思潮所带来的桎梏,对传统陶瓷工艺的创作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以实现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的创新与转型。

    2022年05期 v.29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7 ]

古陶瓷研究

  • 两晋六朝的瓷罐造型演变和文化内涵研究

    郑翀;贾丽媛;周思中;

    两晋六朝的瓷罐常见于出土墓葬,因其常见,故进行系统研究的人不多。出土简报均对其进行描述及分类,或探讨其材质、工艺、用途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断代综例、分析对比,结合古代文献,按时代对其进行类型上的分析、划分,对研究对象范畴进行界定,揭示其演化的衍生类和演变脉络。考证其器型演化的趋势方向,总结其演化的六类衍生型态。结合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代背景、文化等相关影响因素,参照相关的文献对这些衍生器物的出现进行了考证说明。

    2022年05期 v.29 5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8 ]
  • 器奉仪礼——夏代陶礼器的造型与装饰特征

    刘静;

    夏代礼制是后世成熟礼仪体系的根基所在,对陶礼器的造物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夏代陶礼器相对普通陶器而言使用更为精美的工艺,拥有一般器物少有的造型、装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夏代陶礼器的造物设计中映射出礼制文化色彩,陶礼器的造型具有抽象表意的特点,装饰也具有了象征意味,符号性特征更加明显,形成了“越有形而诉表意”的礼器观念。

    2022年05期 v.29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陶瓷文化

  • 景德镇陶瓷工业技术遗产的历史特征与时代价值

    李松杰;时瑜潞;

    技术遗产是工业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遗产价值组成部分的核心价值。陶瓷工业技术遗产在景德镇陶瓷工业化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对景德镇陶瓷工业技术遗产的类别和组成部分的梳理与分析,探究技术变革在景德镇陶瓷大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阐释技术遗产的时代特征与历史价值。在此基础上,思考技术遗产合理保护利用的理论依据也有实践意义。

    2022年05期 v.29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2 ]
  • 宋瓷对日本文化的影响研究——以日本国宝中的宋瓷为例

    张小柯;杜洁;

    日本国宝中宋瓷主要是与茶道相关的茶盏和作为茶室装饰的瓷瓶,釉色单一,纹饰朴素、简约。本文首先从器型、釉色、纹饰分析了宋瓷之美,论述了以宋瓷为代表的宋代茶文化对日本茶陶文化的影响。其次,阐明了日本人对宋瓷“情有独钟”的原因,主要是以宋瓷为代表的茶禅文化影响了日本人对茶器的审美和偏好,使日本茶道形成了特有的茶道精神“和、敬、清、寂”和日本茶道具有的独特美学特征——侘寂。最后,提出了日本茶陶文化发展对我国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启示。

    2022年05期 v.29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6 ]
  • 景德镇旅游情境下儿童陶瓷旅游产品认知的探索性研究

    李琳;余洁;唐嘉佳;

    儿童旅游产品在当代儿童旅游经验日益丰富的背景下显示出其重要性,儿童旅游产品设计研究备受关注,但均有鲜明的成人主义性质。该研究试图从儿童的视角对儿童旅游产品认知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文化型旅游地景德镇陶溪川为访谈地,采用结构访谈法,主要以6~12岁的儿童及其家长为访谈对象,意在发现二者对儿童旅游产品认知的异同。研究发现,儿童与成人对旅游产品的定义趋同,但在购买动机和产品评价上表示出差异,儿童对旅游产品评价更高,并且儿童选择旅游产品时表现出明显的心智和性别化差异。儿童虽身处景德镇,对陶瓷的认知却极为有限。如何将传统文化转化成儿童可理解的趣味文化,并将之凝结到儿童旅游产品设计中,需要业界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努力。

    2022年05期 v.29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中国陶瓷工业》征稿启事

    <正>《中国陶瓷工业》是由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中国陶瓷工业》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和“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列为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荣获江西省优秀期刊奖重点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奖。

    2022年05期 v.29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下载本期数据